一、學校簡介:
暨南大學是國民政府在大陸創辦的第一所面向海外華僑的大學,是目前中國大陸境外生最多的大學,是國家“ 211 工程"重點綜合性大學,直屬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領導。
“ 暨南 "二字出自《尚書 · 禹貢》篇:“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將中華文化遠播到五洲四海。 學校的前身是 1906 年清政府創立于南京的暨南學。
遷至上海,1927 年更名為國立暨南大學。抗日戰爭期間,遷址福建建陽。1946年遷回上。1949年8月合併於復旦、交通等大學。 1958 年在廣州重建。
素有“華僑最高學府"之稱的暨南大學,恪守“ 忠信篤敬 "之校訓,注重以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道德文化培養造就人才。學校積極貫徹“面向海外,面向港澳臺"的辦學方針,建校至今,共培養了來自世界五大洲 131 個國家和香港、澳門、臺灣 3 個地區的各類人才 20餘萬人,堪稱桃李滿天下。
21 世紀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世紀,肩負著為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地區培養人才光榮使命的暨南大學更加任重道遠。在新的世紀,全體師生員工和廣大海內外校友將繼續堅持“面向、面向港澳臺"的辦學方針,弘揚“忠信篤敬、知行合一、自強不息、和而不同"的暨南精神,堅持“品質是生命、創新是靈魂"的辦學理念,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實施“僑校+名校"的發展戰略,為建設特色鮮明、海內外知名的研究型大學而奮鬥 。
二、醫學院簡介:
暨南大學為百年名校,素有“華僑最高學府”之稱。暨南大學醫學院創辦於 1978 年,是我國第一所面向海外招生的綜合性大學醫學院。 1978 年初,在已故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廖承志同志的親切關懷和倡議下,黨中央和國務院做出了複辦暨南大學並創辦暨南大學醫學院的決定,同時決定建立廣州華僑醫院作為醫學院的附屬醫院。
30 多年來,在幾代暨醫人的努力下,尤其是在 1996 年伴隨著暨南大學進入國家“ 211 工程”重點建設大學行列,醫學院也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學院現有臨床醫學(含應急醫學方向)、口腔醫學、護理學、中醫學和針灸推拿學 5 個本科專業(其中臨床醫學為教育部特色專業,中醫學為廣東省特色專業),有 7 個一級學科碩士點, 48 個二級學科碩士點, 2 個一級學科博士點, 21 個二級學科博士點, 2 個博士後流動站。 5 個省部級重點學科, 2 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已形成“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完整的高等醫學人才培養體系和醫學科研體系。
醫學院堅持貫徹“面向海外、面向港澳臺”的辦學方針,根據暨南大學“僑校 + 名校”的發展戰略和外招生人數眾多的辦學特色,積極探索、實踐,形成了在國內獨樹一幟的“一院兩式”的人才培養體系。 30 多年來我院共培養出各類醫學畢業生 8000 多人,分佈在海內外及港澳臺地區,其中澳門特區 70% 以上的醫學人才是由我院培養的。
學院有一支年富力強、銳意進取的師資隊伍。近年來,敦聘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詹啟敏教授為名譽院長和引進了以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蘇國輝教授為首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學院現有教學科研人員 140 余人,其中具有高級專業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 74% ,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比例為 85% ,具有博士學位的占 40% 。
學院擁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病理生理三級實驗室和廣東省腦功能與疾病醫學重點實驗室兩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及廣東省幹細胞產業化基地,還擁有國家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分中心、田家炳醫學實驗中心等設施先進的科研平臺。學院主辦的國家級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中國病理生理雜誌》, 2011 年榮獲“廣東省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連續 4 年榮獲中國百種傑出學術期刊獎。目前,學院已經形成以神經科學研究、腫瘤研究、中西醫結合研究、幹細胞研究研究為主要方向,並帶動其他學科發展的科研格局。近年來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 2011 年和 2012 年均達到 20 多項。 2008 年,我院學者在國際頂級醫學雜誌《柳葉刀》(《 The Lancet 》)上,以第一作者發表了學術論文。 2011 年,我院科研團隊的研究成果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學院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活動,在國際上贏得了良好的聲譽。我院早在 1984 年便在世界衛生組織( WHO )成功註冊,畢業生可直接參加世界各國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暨醫”品牌得到了世界範圍內的廣泛認可。學院還與美國艾德菲大學、英國考文垂大學、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醫學院、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等校保持友好協作關係。 2009 年,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獲得者 Torsten N Wiesel 教授應邀來學院進行學術交流,並欣然受聘為我院名譽教授。
學院現有 16 家附屬醫院:廣州華僑醫院、深圳市人民醫院、珠海市人民醫院、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清遠市人民醫院、江門市五邑中醫院、深圳華僑城醫院、深圳市眼科醫院、惠州市口腔醫院、廣州市黃埔區中醫院、深圳華僑醫院、暨華醫院、順德區婦兒醫院、東莞市太平人民醫院、廣州複大醫院、廣東三九腦科醫院。
三、中西醫結合醫學碩士台灣在職專班之特色:
1.全部學生持有台灣身分證及台胞證。 2.修業時間含撰寫論文共需三年。 3.集中上課時間約 5─7 天密集教學。修畢全部學分,完成論文後參加論文答辯,通過即正式取得畢業證書及學位證書。 4.亦可至其他地區上課,但學員必須共同分擔教授移地衍生之交通及其他費用。 5.有關報考學生學經歷條件,需事先經主辦單位審核,並報請校方複審後,通過始能取得報考資格。 6.具報考資格者,基本可通過主辦單位安排之入學過程,取得正式入學通知。 7.入學後,有關課程安排、上課時間、上課地點由本學會協調校方及學員。 8.學生有義務遵守主辦單位之安排,同時依照大陸教育部之相關規定,以便順利畢業。 9.報考資格: a.國內外大學畢業,具有學士學位者。
b.報考資格皆由校本部審查
10考試科目
(一)初試
(1)外語(英語) (2)綜合科目 (主要考試目的為了解考生對醫藥相關知識之了解) (3)專業基礎課 (二)複試 考生在初試考點參加完初試後,再參加學校之複試。有關複試的具體安排,校方會通知考生。未參加複試或複試不合格的考生,概不錄取。
四、注意事項:
1.研修流程:
研修課程。
論文寫作為期 1~2年,期間須在期刊發表文章至少3篇。
論文完成後進行論文審核。
論文審核通過後,進行論文答辯。
答辯通過者,可獲得碩士學歷/學位雙證。
碩士論文不得少於6萬字。
2.諮詢資訊:
指導教授由醫學院碩導擔任。
提供相關課程輔導,以強化學生專業素養。
舉辦各式研討會、論壇,拓展學生參與研習層面,並累積論文發表經驗。
協調多種與醫學有關之期刊,作為學生發表論文平台。
提供參加輔導課程、入學考試、註冊、課程學分進修等之資訊。
3.學費:
依校方規定繳交學費。
4.諮詢服務費:
依約定內容辦理。
tacemai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